媒体报道

星空体育APP求是网评论员: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

作者:小编 发布时间:2025-03-10 点击:

  “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,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、基础性支撑作用。”

  3月6日,习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、民进、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,着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,深刻阐明教育对科技创新、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作用,提出明确要求,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。

  教育是民族振兴、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。教育在传承文明和知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,对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全方位影响,从根本上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。回顾历史,世界现代化的进程,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人类知识革命的产物,离不开教育的积淀、科技的突破、人才的支撑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科技是关键,人才是基础,教育是先导性、基础性支撑。

星空体育APP求是网评论员: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(图1)

  我们党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,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事业,提出了“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”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”“人才是第一资源”等重大论断,星空体育入口作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大部署,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  当今时代,科技是第一生产力,人才是第一资源,创新是第一动力,教育成为联结三者的纽带和途径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对教育、星空体育入口科技、人才事业发展的战略引领,特别是重视发挥教育的先导性、基础性支撑作用。习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、作出一系列重要判断,强调“建设教育强国、科技强国、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,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、一体统筹推进,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”;强调“要系统分析我国各方面人才发展趋势及缺口状况,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,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,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,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、贡献力”;强调“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、工程教育,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,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‘卡脖子’问题提供人才支撑”;强调“要统筹职业教育、高等教育、继续教育,推进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,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、大国工匠、能工巧匠”。这些重要论述,既有清晰的思想引领,也有系统的战略谋划,充分彰显了对教育基础性、先导性、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。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、发生格局性变化,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,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。据测算,我国2023年度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1位,是2012年以来进步最快的国家。我国教育已由规模扩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。学前教育、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,2024年学前教育在园幼儿3584万人,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.9%,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,2024年在学研究生和普通、职业本专科在校生分别达到409.5万人、3891.3万人。高校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、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。在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,高校牵头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、技术发明奖、科学技术进步奖分别占总数的75.5%、75.6%、56.5%。

  善弈者谋势,善谋者致远。在看到成绩的同时,也要清醒地认识到,我国在建设教育强国上仍存在不小差距、短板,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培养能力有待提升,进一步发挥好教育的先导性、基础性支撑作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。要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、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,贯彻前不久印发的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-2035年)》,着眼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,深化教育综合改革。实施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,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,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。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,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。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,建设学习型社会,推动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竞相涌现。

  “国势之强由于人,人材之成出于学。”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,以教育先导性、基础性作用有力支撑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,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。

推荐资讯
推荐产品